PART.01
数智转型的架构设计之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加速迈进一个以数据和智能为核心的新纪元。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大型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数智化转型,以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企业数智化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数智系统来支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高效的业务运营?如何合理的划分IT系统的边界,提升企业随需应变的能力?如何适当的拆分过于集中的数据分析、处理职责以缓解规模化数据分析处理的瓶颈?如何进行技术、平台的选型以及设计?这些问题都是是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关键点,也是CIO及架构师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规划、分析、设计框架,来指引企业完成复杂的数智化转型规划、落地实施工作。
企业架构设计方法是其中一个使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业内越来越普遍的采用企业架构框架,作为业务平台化整体规划指导和方法。各类企业架构框架的元模型,大体都可以归结为四类视图,即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尽管不同框架在具体的层级划分、及各层结构下的内容涵盖可能会略有不同,但这一结构较好的匹配了业务平台设计的问题域。各类企业架构框架均是从愿景与业务目标出发,自顶向下的贯穿设计,并保持从业务到技术的一致性,这样的工作逻辑与业务平台从设计到落地的逻辑一致。由于各框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形成各自的侧重点或行业属性,进一步加强了其适用性。
TOGAF 架构方法论作为一套成熟且广泛应用的企业架构框架,为企业提供了系统的架构规划与设计思路。用友 BIP 则是用友倾力打造的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数智化商业创新平台,集丰富的功能模块与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力于一身。将TOGAF 架构方法论与用友BIP有机结合,能够为大型企业打造定制化、高效能的数智化系统,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PART.02
TOGAF架构开发方法概述
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企业架构方法论,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企业架构规划和设计方法,涵盖业务、信息系统和技术等多个层面,避免了企业在架构设计过程中的片面性。其循环的开发过程和变更管理机制使得架构能够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作为一个国际认可的标准框架,有助于企业在架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仅便于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也能够推进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合作。
企业架构由四个核心组成部分构成:业务架构(Business Architecture)、应用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和技术架构(Technology Architecture)。
业务架构定义了商业策略、管理、组织和关键业务流程,它关注的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业务功能,是企业架构的基础;
应用架构主要关注企业的应用系统布局,确定支持业务流程所需的应用系统及其功能、相互之间的接口关系以及它们在企业整体架构中的位置。它是连接业务和技术的桥梁,指导应用系统的选型、开发和集成;
数据架构侧重于企业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它定义了数据的类型、来源、流向、存储格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保企业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企业的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技术架构描述了支持核心部署和关键任务应用的软件基础设施。它关注组织内技术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其他技术组件。
这四个架构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TOGAF框架的核心,支持企业架构的开发和管理。
TOGAF架构开发过程(ADM)是一种系统且全面的企业架构开发方法论,是 TOGAF 的核心部分。它通过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多个阶段,为企业架构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流程和指南,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和信息技术挑战,实现战略目标与业务运营的有效对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适应性。
PART.03
用友BIP赋能数智企业建设
用友BIP商业创新平台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云原生(含微服务)、元数据驱动、中台化和数用分离的架构设计打造的涵盖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集工具、能力和资源服务为一体,服务企业与产业商业创新的平台型、生态化的云服务群,定位数智商业的应用级基础设施和企业服务产业的共创平台,具有数字化、智能化、高弹性、安全可信、平台化、生态化、全球化和社会化八大特性,是企业通过数智化实现商业创新发展的使能平台。
BIP支持企业根据各自的战略完成数智化规划,在统一的数智化规划的引领下,完成各横向业务板块、纵向功能模块的建设,支持企业完成产业互联、业管融合和业务协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BIP强大、成熟的数智化底座通过其6+1的底座能力,来支撑各板块、功能的业务应用,构成完整的企业数智化分层架构建设,数智底座提供应用平台、数据平台、智能平台、技术平台、连接集成平台、开发平台以及企业服务大模型等产品与服务,总体结构示意如下:
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依据TOGAF ADM架构开发方法,从企业战略出发构建业务架构,以确保 IT 系统能够有效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包含了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含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等多个层次的架构设计,体现战略、业务、数据、应用、技术的分层架构设计思想。目前众多大中型企业在做数智化总体规划和落地的时候基本遵从了这一思路,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前期缺乏总体规划,在数智化建设不断深化、业财深度融合过程中发现了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导致的很多问题,为此,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重新梳理、规划,整合资源、系统、数据形成统一的方案,也是殊途同归。归根结底,数智化必须同企业的战略方向一致,高效赋能业务、服务业务,不断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精益管理以及全球化运营能力,以实现更高经营绩效、更强竞争优势与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数转规划中的业务架构梳理方法
企业的业务架构主要涵盖企业的组织、人员、目标、流程、功能、业务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信息系统架构的基础,业务架构设计应遵循架构愿景阶段确定的架构原则,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将组织架构、业务功能以及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协调、高效的业务架构模型,清晰地展示企业业务的整体结构、层次关系、业务流程与业务功能之间的交互方式以及业务数据在各个业务环节的流动路径。
数转规划人员可依据 TOGAF 的 ADM 架构开发方法,在企业战略方向和愿景目标指引下开展工作。首先,深入理解企业战略并将其分解为具体业务目标,确保业务架构支持战略目标。接着,确定与业务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组织单元(如销售、研发、生产部门等)及其汇报与协作关系,再针对各组织单元确定职能,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保障组织结构对业务流程的支持。
同时,识别企业的核心与支持业务流程(如产品开发、订单交付、财务管理流程等),并用业务流程建模工具梳理优化。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深入分析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匹配度,找出阻碍业务流程的组织架构因素并按需调整优化。最后,基于业务流程分析、组织架构优化和业务功能识别结果,进行业务架构的设计与整合,并确保组织结构、职能和流程围绕业务服务进行设计和运作。
在信息系统架构中,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密围绕业务架构进行设计。数据架构聚焦于业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使用,应用架构则侧重于业务功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
数据架构作为数据管理工作的核心指引,在企业的整体架构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常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分布、数据集成与共享、元数据管理等方面。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对数据的需求,确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处理和存储的数据类型、数据来源、数据格式、数据量以及数据的使用方式和频率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需求的详细梳理,为数据架构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确保数据架构能够满足企业业务对数据的全面需求。
数据模型一般分为主题域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等四个层级。
主题是对数据表达事物本质概念的高度抽象,主题域模型是最高层级的、以主题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模型;
概念模型是以数据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模型,实体名称一般采用标准的业务术语命名;
逻辑模型是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细化,以数据属性为基本构成单元;
物理模型是逻辑模型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依托于特定实现工具的数据结构。以BIP人力域组织管理数据模型为例:
数据分布职能域是针对组织级数据模型中数据的定义,明确数据在系统、组织和流程等方面的分布关系,定义数据类型,明确权威数据源,为数据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规范。通过数据分布关系的梳理,定义数据相关工作的优先级,指定数据的责任人,并进一步优化数据的集成关系。
数据集成与共享职能域是建立起组织内各应用系统、各部门之间的集成共享机制,通过组织内部数据集成共享相关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的管理,促进组织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元数据管理是关于元数据的创建、存储、整合与控制等一整套流程的集合。
BIP平台提供业务领先的数据处理能力,从容应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治理与使用需求,为企业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与价值挖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撑。
应用架构设计需要对企业现有应用及规划应用进行全面梳理和识别,明确各个应用系统在企业信息系统架构中的角色和定位,针对每个应用系统,深入分析其业务功能需求,设计详细的功能模块结构。同时,考虑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与整合需求,确定各个应用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接口和业务流程衔接方式,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用友BIP涵盖了财务、人力、供应链、营销、采购、制造、研发、项目、资产、协同办公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为离散制造、流程制造、汽车、消费品、烟草、制药、能源、建筑、地产、金融、电信、交通物流、现代服务、医疗、国资控股、财政、公共服务等众多的行业应用提供成熟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应用架构示例如下:
如图所示,BIP应用架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层,所有的领域应用及服务建立在BIP应用平台的基础之上,借助应用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各领域及行业的应用提供高效、文档的服务支撑。基础平台融合了成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企业服务大模型、机器学习等多种智能技术,提供了如智友、智能分析、智能合同、友智库等一系列企业级智能应用能力。相关能力与业务系统无缝连接,帮助用户处理复杂的业务任务,提升业务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需要选择功能模块,包括应用类、数据类、智能类的服务,以某央企HR领域应用架构为例:
用友BIP是全球领先的商业创新平台,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和业务应用能力,深度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AI三大核心技术,完美支撑企业在上云、用数和赋智等多方面的需求。BIP数智化底座(iuap)已完成了简强架构的升级,在技术架构、数据服务以及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其先进的应用架构也提供了更多可复用的成熟能力和灵活拓展能力。如下图所示,BIP总体技术架构包括存储、框架、组件、基础服务、领域服务、交互等6层,分别提供存储能力、基础技术框架、技术组件、基础服务、领域微服务以及前端交互框架,为BIP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同时平台也提供了完整的DevOps能力,完美赋能客户基于BIP打造自主创新服务。
在系统架构层面,采用了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的模式,平台应用被封装成若干个具备独立部署能力且能够灵活组合的微服务模块,由此构建出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开放性的架构体系。技术人员能够基于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迅速实现功能的迭代更新以及系统的扩展升级,有效提升系统对企业业务变化的适应性和响应速度。从部署方案维度考量,BIP 提供了三种部署模式,即标准云原生模式、简强云原生模式以及 Standalone 模式,以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部署需求。以下为其典型部署架构的示意。
同时,用友BIP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接口(API),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外部合作伙伴应用以及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进行深度集成与融合创新。例如,制造企业能够通过用友BIP的开放API将物联网数据接入企业信息系统,利用BIP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开发能力,构建基于物联网数据的设备预测性维护模型,实现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运维优化。这种灵活性与开放性使得用友 BIP 能够很好地适配TOGAF在技术架构阶段对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多样化需求。
PART.04
领先企业数智化实践
飞鹤乳业:建立全链路数字化营销平台,实现全局供应链高效协同
飞鹤携手用友构建商业创新平台,包含主要的业务中台和技术中台;并在这些基础能力之上打造了六大业务应用——数字营销、协同制造、敏捷供应链、柔性采购、卓越运营和大数据。同时,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平台打造了三大数据应用能力,即数据资产化、数据共享化、决策智慧化。
其中,数智营销及智慧供应链的建设内容包括:
数智营销升级:通过用友BIP的营销云,实现了全渠道交易在线、全渠道60万+场营销活动推广及58亿+营销费用投放在线、全局供应链高效协同在线、全渠道营养顾问及消费者运营在线,最终实现了营销交易高效、营销推广资源的最佳配置、营销费用投放的精准。
供应链优化:通过用友BIP的供应链云服务,飞鹤乳业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控制。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用友BIP的大数据分析能力,飞鹤乳业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实现了基于数据的业务洞察和决策支持,提高了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基于用友YonBIP建立的全链路数字化营销平台,全面打通总部-经销商-终端,实现基于中台能力的灵活营销模式、精细化费用管控,建立外部渠道供应链与内部生产物流供应体系的高效协同,实现从奶牛养殖、原奶生产、奶粉加工、渠道流通到消费者消费的全程物料追溯,加速渠道周转率与门店服务覆盖率,订单处理效率提升80倍、经销商在线率98%、业绩同比增长35.5%、生产效率提升约15%。
旭阳集团:拥抱AI+,升级底座,打造数智工厂的“旭阳样板”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能源行业领先者——旭阳集团立足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积极开展数智化探索与实践。旭阳数智化愿景是打造数字旭阳、科技旭阳,向成为数智化企业的目标迈进。数智工厂不仅是技术革新的重要标志,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一个合格的数智工厂,不仅仅是一些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个系统,更是一种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旭阳集团在数智工厂领域压强式投入,积极引入AI等技术,成功实施了近百个数智化项目。如智慧物流系统、备煤自动化、MES(制造执行系统)、智能配煤专家系统、UWB人员定位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一些列创新应用的建成落地,实现了旭阳集团各生产园区高度自动化,所有装置自控率高达98%以上,焦化装置自控率更是达到了100%。
旭阳集团体系庞大,为了能够支撑全集团多组织架构的数智化转型,通过与用友密切合作,以用友BIP的PaaS平台——用友iuap为原型构建了企业数智化底座,并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原有的包括ERP、HRM、MES等核心系统在内的100多个系统逐步迁移升级。同时,为了提升“双效”,提高工厂的管控能力和安全性,集团大力推进数智工厂建设,以用友iuap平台为基础,打造了焦化行业的首个智能工厂,覆盖企业从原料煤运输、备煤、炼焦等五大环节的20余个应用场景。
PART.05
企业数智化转型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呈现出数智化、国产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借助TOGAF 架构方法论,基于用友 BIP 进行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BIP平台赋能企业在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变革与工作方式转变方面等实现多维突破,有效提升快速响应市场、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以及全球化运营等核心能力,进而达成更高经营绩效、更强竞争优势与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然而,数智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关注诸多挑战。如技术创新的快速迭代要求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以保持数智化系统的先进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与监管要求,企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治理与安全防护体系;组织文化变革需要长期的培育与引导,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适应并积极参与数智化转型进程。
展望未来,随着大模型、智能体等颠覆性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与业务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基于BIP 的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相关企业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与完善数智化系统架构与功能,加强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与价值创造路径,在全球数智化经济竞争中勇立潮头,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